韓劇《狎鷗亭》:不一樣的女主告別傻白甜 |
2015-05-09
|
|
MBC日日劇《狎鷗亭白夜》快接近尾聲,149集的長度想必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同時,隨著大結局的慢慢來臨,無論在中國還是韓國,觀眾們的爭議也越來越多,到底是這部劇劇情太復雜還是人物傾向性難以判別,或是作者用意不明?整體歸納這部近150集的長劇,眼前閃過的身著衲衣的白夜似曾相識,與以前“三閨蜜鬧夜店“事件一聯系,這部劇的應該在主流價值觀中如何收尾?
140集的最後,細心的觀眾不難發現身著衲衣的白夜濕潤的長發以及蒲墊上的水跡 似乎從此可以推測出來夜夜是真的跳海了,不過接下來的劇情又揭示了她“死亡”的真相。原來那不是水,而是3000拜之後的汗水。看了看狎鷗亭白夜的帖子,暫且忽略夜夜的“復活”, 網友們已經對這部劇開始了各種偏激化、半偏激化以及一分為二式合理公正的評價。對於整部劇的評論,暫且擱置,首先對於夜夜這個角色,她真的不能夠被很清楚地界定,因為對於這樣真實的人物只能粗淺地勾勒一下她的整體,對於細節,仿佛又遇上了另外一本百科全書。
女主性格暗黑不落俗套 非“傻白甜”
夜夜是一個聰明的女孩子,但又像老徐說她毒一樣,她是一個十足的心機女,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耍盡了手段,但是也失去了很多,所以她本身就是一個矛盾個體。回顧以前的韓劇,似乎所有的女主都是單純善良甚至都透露出一種呆萌的氣質,而白夜卻完全不一樣,雖然她有和她們一樣的美貌,但是她卻真的太“心機女”,為了報復拋棄她和哥哥的母親,她不僅“勾引”羅丹,與之成婚,而且拆散趙院長、白銀河夫婦;同時為了解決軟弱嫂子以及侄子的問題,也暗中撮合陸畫家與嫂子結婚;不過,相同地,夜夜也因為她的各種心計得到了所謂的“報應”,挑撥哥哥和嫂子的關系,結果是哥哥去世,才懂得和嫂嫂相依為命;勾引羅丹為了報復白銀河,結果是羅丹去世,落了一個克夫的壞名聲;撮合嫂子和善之哥哥,被最好朋友善之知道,友情出現裂縫。這些都是現實的回報。同時,這些所謂的報應也讓白夜這個角色變得尤其的悲劇化,其實她最愛的是張和嚴,但是卻被一直被阻擋,這也是通篇最大的心痛之處。因為擔心前面做的“種種“被揭露,加上自己自身條件不足而帶來的自卑感以及和和嚴結婚無疑是“打”張家“後腦勺”(韓國俗語,大意是以德報怨)的種種顧慮,夜夜一直在痛苦中猶豫著。
“心機女”設置迎合現實 為愛耍手段獲觀眾原諒
白夜很聰明,超越聰明這個詞本身的,白夜還有著非常的洞察力和判斷力,至於具體有哪些方面可以體現出這些,暫且讓我們來細析一番:其實,我們不難看出白夜非凡的洞察力,仿佛她可以毫不費力地看清每一個人的“軟肋”:對於羅丹,她知道他缺乏主見,因此夜夜用委婉而隱晦的話語勾起羅丹的逆反情緒從而挑撥他和銀河的關系,同時又看出羅丹不喜歡呆板都美索,反其道,成為白銀河所謂的“有趣的女人”,一步步把羅丹“勾引”到手。而在此期間,她也發覺羅丹是不錯的結婚對象,並且想著羅丹可以解決了自己的後生之慮,慢慢對羅丹產生了依靠及愛情,後來,她又發覺吳月蘭對趙院長有欽慕之情,利用在醫院開設烹飪班增加趙吳接觸機會,利用家庭聚餐讓吳月蘭和白銀河的廚藝和精誠(韓語指做事的態度)形成對比,順利拆散了趙院長夫婦,從而達到報復白銀河的目的;並且,白夜一直知道陸畫家是重情之人,如果他和嫂子結婚,一定會全力照顧好嫂子和侄子,所以設法讓嫂子住進畫室,撮合她和陸畫家,一方面解決了嫂子的問題,同時消除了嫂子再婚,侄子俊書被冷落景遇的發生。夜夜也知道智兒單純,利用失去哥哥的智兒對自己的依賴,挑撥智兒與銀河的關系,從而中斷智兒阻止其父母離婚。
白夜貌似一個十足的心機女,與以前韓劇的女主人公大相徑庭,更像是女主與女二號的合體。不過,仔細想想這不是和真實的人們很相像嗎?因為人類本身就具有利己的屬性,如果在不接受任何形式教育的情況下,很有可能產生在食物等各個方面的爭奪。如果拋棄各種存在的感情因素,人們都會想得到最大塊的蛋糕,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人們更喜歡在買東西的時候精挑細選。其實,白夜的所作所為也是一種人類基本的利己行為,也就是為了想得到的東西而使用手段。姑且放下對這種做法本質的看法,我們也常常把其產生的結果作為判斷事物好壞的依據。
上升到道德層面,我們會批判夜夜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破壞了趙院長一家庭,當然,對於此,無可非議。但是來看羅丹之死,被流氓打死的他實際上是與白夜無關的,然而比上白夜,羅丹的死仿佛與偏偏在那天盲腸破了的白銀河的關系更加緊密。當然,如果要考慮什麼迷信思想,可以說白夜克夫害死了羅丹。而白銀河和趙院長的離婚對於一個拋棄子女的母親來說,仿佛也不能稱之其為報應。不過,白夜確實狠,也確實像白銀河所說的“毒”,她的所作所為也的確有悖於主流價值觀,但是細細分析起來,有感覺並不是那麼的“十惡不赦”,仿佛又可以被接受和原諒。
從《狎鷗亭白夜》可以感受到作者隱晦的用意,構造那樣一個復雜的,難以評價的,讓人厭惡又同時能夠給予原諒的人,好比看到了我們自己,那樣有時自信、有時卻難免不如意的復雜的個體,又好比看到了我們本身不穩定的感情,時不時地給予別人愛,時不時地受到傷害,時不時地因為自己的自私而釀就過錯,又時不時地在別人的開懷與大度中感受溫暖,時不時地被別人原諒,時不時地原諒他人,回首於生活之中,似乎又印證了一句話,將最不好的脾氣給了最親的人,同時又難免淪為軟柿子被別人任意捏玩。(醬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