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為何追捧國產電影:也曾遭受好萊塢沖擊 |
2013-06-20
|
|
一段常常被忽略的歷史是,韓國也曾受到進口特別是美國電影的強烈沖擊,韓國電影人為此進行過幾乎堪稱悲壯的抗爭。
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網站資料,2012年,韓國進電影院的觀影人次高達1.95億,其中看韓國國產電影的人次為1.46億,國產電影觀眾首次突破一億人次。在這個總人口不足5000萬的國家,相當於人均看國產電影2.3次。
換言之,觀看國產電影人數與本國總人口數之比,韓國高達230%,遠超過英國(99%)、德國(35%)、法國(35%)和日本(49%)等其他文化發達國家。另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發布的《2011年電影消費者調查》,15-59歲觀眾對國產片的喜愛支持率高達46.4%,超過美國片(38.1%)、歐洲片(2.0%)和日本片(1.3%)。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韓國電影票價平均為7800韓元(合人民幣45元),2012年韓國電影總票房約合人民幣86億元,其中韓國產電影占51億,占近59%。
從規模上看,近年風光無限的中國電影產業遠超韓國---2012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為170億元人民幣,其中國產影片票房82.73億元,占48.6%。但需要提醒讀者注意的是,中國人口是韓國的27倍,所以如果以總票房除以人口數的話,就要比韓國落後太多了。
迄今,韓國共拍出八部觀眾人數超過千萬的電影,分別是:《實尾島》、《海雲台》、《太極旗飄揚》、《光海》、《王的男人》、《盜賊同盟》、《怪物》和《7號房的禮物》。其中每部影片的票房均達人民幣4.5億至6億元。
僅2012年一年,這個小國就上映了兩部觀眾千萬級的國產電影:《盜賊同盟》(票房合人民幣5.2億元)和《怪物》(票房合人民幣4.36億元)。
進入2013年,韓國國產電影上升勢頭更猛---《7號房的禮物》上映僅52天,觀眾人數就超過1200萬。第一季度票房排行榜前10名中,有7部是韓國產影片,國產電影市場份額占69.4%,可以說韓國國產電影完勝美國好萊塢大片。
與此同時,韓國產電影在國際電影節上也屢獲大獎。2004年的第57屆法國戛納電影節上,韓國電影《老男孩》獲得評委大獎,劇組“衣錦還鄉”時在機場受到了影迷的“英雄般的歡迎”。2012年,韓國導演金基德的電影《聖殤》在意大利舉行的第6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再獲“金獅獎”。
如今的韓國電影終於可以笑傲韓國。但一段常常被忽略的歷史是,韓國也曾受到進口特別是美國電影的強烈沖擊,韓國電影人為此進行過幾乎堪稱悲壯的抗爭。
1998年,在美國好萊塢電影強烈沖擊下,韓國國產電影處於最低谷,國產電影僅占電影市場份額的1/4。而這可憐的市場份額還是在“國產電影配額制”的保護下取得的。該制度規定,每年影院一定要有40%的時間,即146天,放映韓國國產電影。
當年12月1日,近千韓國電影界知名人士聚集於首爾光化門大廈,舉行“扼殺韓國電影陰謀譴責大會”,齊聲高喊美國電影出口商是“劊子手”。當紅的影星們站在最前排,懷抱自己的“遺像”,為韓國電影舉行“葬禮”,還有男影星當場剃光頭表示對進口外國電影的抗議,場面十分慘烈。
|
|
|
|